你怎么评价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感?
首先对民国的时代要有正确的了解,民国刚刚成立,很多仁人志士出国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新思想,新文化使他们有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徐志摩,林徽因就是出国留学的两个最为明显的而且广为人知的两个。
那一年林徽因16岁,情窦初开的年纪,徐志摩,24岁,已经是两岁的孩子的父亲,一次次见面,她们互相有了深刻的记忆,秀外慧中的林徽因引起了徐志摩的注意,而徐志摩俊朗的外表、风雅的谈吐也让林徽因深深着迷,因此二人产生了情愫,徐志摩天生的诗人气质,崇拜爱与美,现在他发现了林徽因,他认为他找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找到了创造的原动力。和这样一种前景相比,他对妻子和孩子的义务就轻如鸿毛了,那个时代是思想大爆炸的年代,徐志摩的爱冲昏了头脑,他对爱情的真挚令后人感动。
而对于徐志摩炽烈的感情,林徵因应该是开心的,但她一直很迷茫这究竟是不是爱。年幼的她憧憬的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和没有婚恋背景的青年才俊在一起(徐志摩与张幼仪非婚恋)可是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出现的是已经结过婚的徐志摩,命运就在这里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切都来得太迟,相见恨晚。
爱情就是这样,徐志摩最后的死也是在奔向林徽因的路上(接受林徽因的邀请乘飞机去北京参加讲座的空中不幸飞机失事遇难),我觉得她是幸福的,被一代才子用尽一生去守护,有一种幸福就是远远看着你就很开心。
林徽因的出现,打开了徐志摩的心灵,也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的门,他在诗歌的海洋纵情欢唱: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林徽因与梁思成: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说到林徽因当从诗经说起,诗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彼时,她出生在杭州祖父林孝洵的家中,徽音二字便由此而来,后为与一位林微音的作家区分,改名林徽因。
?林徽因祖父于光绪年间考中进士,他注重后辈教育且不分男女,林徽因在童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 及至她十六岁,随父亲前往伦敦,这次出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然这也和那个漂洋过海的男子徐志摩有关,徐志摩于临近毕业时因喜欢哲学而来到伦敦,欲做罗素的学生,可当时罗素恰巧去往中国,遂后入康桥皇家学院学习,由此诞生了那惊艳的《再别康桥》。
林徽因来到伦敦之年十月,与徐志摩相识,大约世间所有的爱,都起始于初见的欣喜,林徽因在写给沈从文的信中说到:“我做着许多女孩做的梦,而实际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来不认识一个男朋友,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来陪我玩——实际生活中认识的人物没有一个如我想象一般浪漫的人,却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纠纷。”徐志摩的到来对林徽因就像是黑夜之光,散发出无尽热。
?
?徐志摩本就是极其浪漫的人,与林徽因相识,相互吸引也是情理中之事。在每个静夜,她不再一个人发呆,他们一起谈论雨后看虹的体验、理想和现实。她写了《那一晚》来表达自己如花开的初心。在散发浪漫气息的欧洲,他们情来情往,看上去,是最好的一对,大概,那一段感情对他们都是温柔美好的。
?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这背后,注定有人失意,徐志摩在出国前便已是人父,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本就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加之他又遇到了她,失意无可避免。在德国柏林,他与张幼仪协议离婚,追随林徽因回于国内(此时,林徽因父亲考察工作结束,在伦敦两年后回国),他在爱情中是极为热烈,大胆的,他洒脱的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大约与他对她的不一样,那一段感情对她来说确实为温柔初梦,可正所谓,友人之上,恋人未满。再者,林徽因回国后已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这就导致了徐志摩追求爱情希望之渺茫。两人之间并不经常相见。
?
期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做了接待工作,同时还有一大批文艺进步青年,当然也有林徽因,当时,他们的关系已跌入流言,但林徽因大度,在此期间,依然与徐志摩坦然相处。徐志摩亦太爱她,便把心中之情告知泰戈尔,泰戈尔在与林徽因交谈中替徐志摩谈及此事,但被林徽因婉拒,泰戈尔访华快结束时,徐志摩从林徽因这里得到一个消息:不久后,林徽因与梁思成要出国留学。他知道,他,失去她了。
当两人再次见面,人还是其人,不过彼此境遇都不一样,她为人母,他亦再婚,他们的感情亦已升华,是莫逆之交,是相知的旅伴。他与梁思成的关系也非一般,但由于陆小曼的原因,他不得不南北往返,且陆小曼挥金如土,这使徐志摩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危机,他和陆小曼的感情也有了裂痕。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
……
……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微亮
?都说这首《偶然》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可世事总是难料,人的生命有时真的很脆弱,谁也没料到,他会永远地去了。
林徽因在听到消息后当场晕厥,对于她来说,失去他,等于失去了一部分世界。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 不带走一片云彩
ps.以上均来自于网络,喜欢的请点赞。
?
微雨的西湖,莲花静静地舒缓绽放。幽深而隐秘的庭院里,一声啼哭犹如天籁,这是1904年6月的一天―――民国女神林徽因出生了。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她的诗歌,她的散文,她那秀丽绝美的旷世容颜,还有三个男人对她的爱慕情意,一个是建筑天才梁思成,一个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就像一枝白莲花,温婉清逸。直到今日,也让许多人所称道。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了。他是林家的长女,她的名字是林老太爷取得,来源于《诗·大雅·思齐》:
林家是书香世家,林老太爷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她的父亲林长民也翻译过《西方东侵史》,也是《译林》月刊的创始人之一。所以从小林家就对林徽因进行教育培养,让她读书,送她出国留学。
林徽音改名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了。当时她经常有作品发表在《诗刊》上,没想到当时也有一名作者叫林微音,报刊经常把他们的名字混淆。于是林徽因改了自己的名字。
“ 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 。”林徽因说。此后,林徽音正式改名为林徽因。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林长民原配。家里开了个小作坊,可惜她大字不识,而且还不会女工,脾气也很急躁。是一个极其无能又没有耐性的女人。她的父亲和母亲关系很不好,经常经常吵架。她的脾气喜怒无常,经常伤害年幼的林徽因。林长民在林徽因九岁的时候娶了二太太程桂林。都说父母的婚恋严重影响着子女,林徽因也不外如是。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这样理解他的母亲:
1920年4月,随父亲游历欧洲学习,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对她一见倾心,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深深地吸引徐志摩,从而展开猛烈的追求。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为了与林徽因在一起,甚至向发妻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可能因为从小家庭的生长环境和母亲的遭遇,她并没有选择徐志摩。情场不顺的徐志摩遇到了婚姻不顺的陆小曼,电光火石般他们俩迅速在一起了。林徽因没有选择徐志摩反而选择了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去往美国学习建筑学并走到了一起。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梁思成的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新婚之夜,梁思成曾问林徽因: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爱情,有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也没有理由,只是因为爱了。
林徽因与梁思成 他们不只是夫妻,还是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己。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他们彼此能够遇到,是他们一生的幸运。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闲暇时光他们夫妇也会聚集一些朋友,学者到家里拜访交流,这就是:“太太的客厅”。比如金岳霖,胡适,沈从文,萧乾,陈从周,徐志摩等等。
林徽因的才华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让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评价过她:
另外一个男人金岳霖,爱了林徽因一生。为了她终身未娶, 一生挚爱,一世等待 。他是在林徽因、梁思成的家庭文化沙龙聚会中相识,第一次见面金岳霖便被林徽因的才华横溢和秀丽容貌所吸引,后来便成了梁家文化沙龙座上常客。金岳霖和林徽因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一直把他当成大哥来看待。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五台山佛光寺等等。因为精通建筑,林徽因还参与国徽设计和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等。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林徽因带领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搬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居住。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林徽因的去世,梁思成悲痛不已,伤心欲绝。在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的著名挽联。这位传奇,美貌,才华横溢的女子走完了她坎坷的一生。
十七年后,梁思成亦追随。
上篇:陆小曼与徐志摩:这一生最贪恋的,只不过是你温柔指尖的一寸温暖
下篇:董竹君与夏之时:她是风华绝代的青楼女子,他是壮志凌云的少将督君
留学生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欧洲,美洲,亚洲等留学申请,留学流程,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留学预科择校,预科课程,帮助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研究生自助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