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哪个国家留学性价比高一些啊
你好,这里推荐日本。
留学生就业利好政策纷纷出炉
日前,留学生毕业找工作的短期滞待期也从90天改成了180天,更是方便了留学生留日工作。留学专家建议,在日本求职的留学生可以选择中日合作项目较多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具备良好中文、日文沟通能力的员工协助完成项目工作,比起操着一口流利中文,却不懂中国文化的日本人,企业更希望能招聘到中国的留日学生。因此,在留学专业上,选择未来就业需求量大的专业,能增加进入亚洲企业的几率。留日学生可选择建筑工程、平面设计、酒店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传媒新闻、IT等专业,毕业后可迅速投身因2020年日本奥运会而产生的场馆建筑、展会统筹、媒体公关等行业缺口中。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和加快,面临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吸引外国高级人才留日,为达成这一目标,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留学生就业利好政策纷纷出炉。因此可趁着这一有利时期,使自己的学业和就业顺风顺水,实现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2、日本工作机会多
近年来,在中国留学生赴海外求学的热点国家中,日本也是受关注的留学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海外生源国之一,现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求学,占其所有外国学生总数的70%。为了吸引住这个最具潜力的留学生输出国,日本近几年也不断出台对中国留学生有利的政策。如果留学生学成后希望留在日本就业,现在这样的机会也很大。因为日本家庭现在普遍有一种“少子化”的倾向,年轻的夫妻不愿意生孩子,造成了社会上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非常需要像中国留学生这样的生力军进入,所以相对就业比较容易。当然80%的留学生还是会选择回国就业,因为拥有了日语的优势,相对比较容易进入中日合资企业或日资企业工作。多数学生回国后会从事和日语相关的行业。
3、相对欧美有文化优势
日本的文化源于中国,是由中国传入的,所以在文化基础上有许多的共通点。因此,中国学生想要融入日本社会不会有太大的障碍,相比融入欧美的文化体系要容易得多。另外日本的文字和中国的汉字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学生学习日语是最有优势的,也最容易学会、学好。在生活习惯上,日本和中国的差别并不大。比如大家都是吃大米、用筷子的,特别对于年纪小的中国学生,一般不会出现饮食起居上的不适应。
4、更多的日企把橄榄枝抛向留学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市场,更多的日本企业也把橄榄枝抛向留学生。其中日本企业借地理位置之优势,在这些外国企业的行动中争取到了先下手为强。即使是在中日关系并不是特别平稳的大背景之下,根据日本就业机构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希望雇佣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仍然牢牢占据着首位。 关于雇佣外国留学生的目的,超过7成的受访企业表示“为确保优秀人才”。对于招聘外国留学生的资质,排在第1位的是“日语能力”,第2位是“不同文化的对应能力”。由于中日文化相近,中国留学生在学习日语方面,比其他外国留学生更具优势。虽然目前中日关系紧张,但并未影响日本企业关注中国和在华投资。有6成以上的日企表示不会改变在华事业,中国依然是日企最重视的海外投资地和市场之一。以往日本企业在雇佣中国留学生以后,大多会将中国留学生派往本国工作,日本总公司内还是以日本员工为主。但是近些年来,这种分配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日本企业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安排到总公司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企业风气,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
留学回国人数趋于稳定,增速平稳。据调查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为35.35万人,2014年留学回国人数为36.48万人。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现状分析发现,62%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在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已回国。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创业的比例(2.3%)明显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0.7%),约为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3.3倍。
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66%)也明显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63%)和本科毕业生(52%)。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45.9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
低龄留学逐渐成为全球性现象,中国的留学低龄化更为明显。中国是全球低领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在美国的低龄留学生来源国中,中国排在首位(32.3%)。在英国的低龄留学生来源国中,中国排在第二位(15%)。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麦可思联合调查显示,2015年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读高中或者本科的比例明显增加。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 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预科或语言学校。
留学生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欧洲,美洲,亚洲等留学申请,留学流程,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留学预科择校,预科课程,帮助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研究生自助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