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家庭状况
近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 梁思成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东京,在东京的华侨学校上学。他在父亲的教育督促下,自小打下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1912年,梁启超携全家回到了北京。梁思成考入了"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在转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因梁启超病重而中断。梁回国不久应张学良邀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1年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1946年梁思成回到了母校,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逝世。解放前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中国人要写自己的建筑史 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创立者。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1931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的《营造法式》;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这两本书讲的大多是官方建筑法规。1929年梁启超得到一本宋代《营造法式》影印后寄到美国。梁思成看到此书,如读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他感到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还必须从实地考究入手,然后再从大量的测绘资料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他首先选择了北京的故宫--这座集中国建筑之大成的杰作。 他到故宫做实地考察,把《营造法式》、清代的《营造则例》中的图文与故宫建筑实际进行对照,从总体到局部,从结构到装饰进行考察,还请教了当时尚健在的老工匠,并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为了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需要更广泛的搜集资料,梁思成他们克服了在资金、交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历时五年,跑了100多个县。包括应县木塔、定州大佛、赵州石桥在内的几百座古代建筑。依靠简陋的工具、采用古老的办法测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934年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他把中国清代的建筑样式、结构、装饰做了科学的分析并用现代建筑的图表示出来,使后人对古建有了科学的认识。 日本人说中国以前不存在唐代木结构建筑,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到日本奈良。梁思成不以为然。一次他在敦煌的壁画中看到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形象,后在北京清凉山寺找到大佛光寺的记载,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带了助手到五台山探寻大佛寺,据判断这座建筑绝不晚于宋代。他们又从大殿的整体到局部,从梁架到门窗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后又发现了经幢上面还刻了名字,推算经幢建于公元857年。根据一般规律是先有庙后有经幢,大殿建造年代还早于公元857年(唐宣宗时期),林徽因又在庙中找到了供养人,在大梁上也找到了有关建造年代的记载。这是我国自己发现的第一座唐代建筑。 "七七事变"爆发后梁思成带着家人取道天津、长沙于1938年1月抵达昆明,在昆明他们建立中国营造学社并在西南地区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查。他们研究经费过去主要靠外国的基金会赞助,抗战后,资金受到了很大影响,梁思成夫妇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下坚持调查工作,并整理、刊出了学术论文。 194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1945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西南后方的一个农村诞生了。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梁思成受邀到耶鲁大学讲学。其间又完成《中国雕塑史》,把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为此,美国东亚问题专家,曾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费正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多处引用梁思成的著作。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祖师爷。 梁思成作为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政府的代表,被邀请担任联合国大厦建建筑师的顾问,并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的审查工作。
提起梁思成,人们会迅速想起两个词语:林徽因的丈夫、梁启超的儿子。论名气,梁思成确实不如妻子林徽因,比才学他亦没能超越父亲梁启超。
但是,单就梁思成本人而言,他亦是功勋卓著、硕果累累的建筑家。
然而,就是建筑家这一身份,亦有人说梁思学建筑是因为林徽因。因此,他的建筑家身份,也有大半要归公于林徽因。
一、门当户对,父母之命wWw.PeiXunjia.cOm
梁思成与林徽因,虽都是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但他们的相识与结合,并非单纯的自由恋爱,而是门当户对的父母之命。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是多年好友,两人早就有意撮合两个孩子。而后,因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恋情,林长民加速了行动。他不希望,自己最器重的女儿卷入丑闻。
因此,在与徐志摩分手之后,林徽因便遵从长辈之命,与梁思成多加接触。即便郎才女、璧人一对,但因相识始于“相亲”,他们的感情始终不温不火,像朋友不像恋人。
直到,梁思成发生车祸,二人感情才迅速升温。
1923年,梁思成驾驶摩托车追赶游行队伍,一不小心被迎面而来的小轿车撞到。在那个机动车少得可怜的时代,交通规则尚未诞生,路上行车全靠肉眼和运气。
很显然,这一次,梁思成的运气不好,车翻人倒。好在经过医生诊断,梁思成虽然失血很多,但只是伤到右腿,腰部以上完好无损。
伤筋动骨一百天,右腿重伤的梁思成,住到了医院,开始了漫长的修养和康复之路。
二、因林徽因,选择建筑
事情是在几天之后传到林徽因耳中的,她立马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梁思成。看着曾经的儒雅公子,如今躺在床上一副狼狈模样,林徽因很是心疼。
可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帮助梁思成康复。此后的日子里,林徽因几乎天天守在病床前,为他讲笑话,替他翻身、擦身。
虽然已经是民国,但风气亦不太开放,对于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来说,林徽因此举有碍名声。梁思成的母亲见这副情景,心中不悦,但也不好明说。
不过,对于此,梁启超却是乐见其成,他巴不得两个孩子自此黏在一起。
几次手术之后,梁思成的右腿基本可以走路,但在行动上并不能和从前一般。与左腿相比,右腿短了一截,走路时姿态略跛,仔细一看便能看出端倪。
或许,梁思成的心中曾有过自卑,这样美好的林徽因,愿意与一个跛子在一起么?而后的事实证明,他完全多虑了。林徽因选择伴侣,从来不是看虚无的外在条件。
1924年,两人一起前往美国留学。在专业选择的问题上,梁思成出现了困惑。于是,他问林徽因:“你想学什么专业?”林徽因回答他:“建筑。”
听到这个答案,梁思成很是吃惊,学建筑的人少见,女生便更为难得。
或许是为了能与林徽因有共同语言,或许是因自己的绘画功底,最终梁思成也选择了建筑。
留学生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欧洲,美洲,亚洲等留学申请,留学流程,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留学预科择校,预科课程,帮助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研究生自助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
下一篇:法国美术学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