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国际私塾教育模式是什么
新西兰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那么新西兰的私塾教育模式是怎么样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搭桥”新西兰幼小衔接 全球化下的国际私塾教育模式ShengXueLi.com
“幼升小不适应”是所有适龄入学儿童父母的集体焦虑。3月,一家高端教育机构——i?国际私塾,推出“到新西兰做幼小衔接”项目,向5-7岁的孩子,提供到新西兰公立小学插班的机会。这种新兴幼小衔接方式虽然门槛甚高,但却充满“诱惑”,一时间限量的18个席位所剩无几,这一现象也成了各社交媒体和家长圈热议的话题。
该项目“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背后,是国际化教育越来越低龄化和普及化的趋势所致。记者采访了家长、留学顾问,以及走进i?国际私塾,试图解读“搭桥”新西兰幼小衔接项目,以及探索全球化背景下,被越来越多父母青睐的国际私塾教育理念与模式。
趋势:
出国做幼小衔接 部分家长“尝鲜”
最近,不少家长都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5-7岁学前能力储备,幼小衔接海外插班,入读新西兰公立小学……”。
“了解了那么多幼小衔接班,专门到新西兰去做还是第一次听说。”家住锦江区蒋女士对这条信息产生了兴趣,她家女儿5岁8个月,在一家私立幼儿园读大班,和许多同龄孩子的母亲一样,担心孩子幼升小不适应,比如识字量不够、注意力、理解力跟不上等。
蒋女士把这条消息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询问意见。“新西兰和中国教育体制不同,怎么为中国孩子做幼小衔接?”“需要家长陪读吗?”“孩子英语基础不好,会不会不适应?”一些家长动心的同时,更多的还有好奇和观望。一时间,在一些教育论坛和家长们活跃的社交媒体中,“去新西兰公立小学做幼小衔接”的话题,引起了热议。
记者留意到,该项目由i?国际私塾推出,称在新西兰2000所公立小学中选了5所评分满分的小学,给5-7岁的孩子提供4周到10周的插班机会。项目负责人称,新西兰公立小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会限制接纳小留学生的数量,所以到新西兰插班尚属稀缺资源。预计在6月,第一批“小留学生”们便会踏上新西兰插班之路。
互补:
新西兰注重行为教育 可培养英语语感
为何新西兰插班生项目一推出就受到家长关注,除了打中“幼小衔接”痛点外,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新西兰小学教育居英语国家首位,以及新西兰的纯英式教育体制,都是吸引家长的原因。
据在奥克兰大学毕业,并在新西兰当地小学执教多年的唐老师介绍:首先,新西兰入学年龄是5岁,而中国小学入学年龄是6-7岁。两国间1至2年的入学年龄区别形成黄金时差,让孩子既能完整融入当地课堂,又不耽搁学业。另外,5-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黄金时期,而新西兰是世界五大英语国家之一,这个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起的英语语感根深蒂固。加之,新西兰移民政策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老师,国际化课堂氛围,能塑造孩子的国际化视野。
“许多家长担心,新西兰和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孩子在那边做幼小衔接的意义在哪里。”唐老师说,类似识字量这样的担忧,通过平时的绘本阅读和日常生活识字引导,孩子是容易达到入学前储备要求的。而更重要的学前能力储备其实是学习习惯,阅读理解能力等。而新西兰尤其重视阅读、算术和行为教育。举例来说,在新西兰小学,孩子的阅读能力被严格划分为1-40级,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水平安排教学计划。
此外,中西方教学理念的差异,也是家长们选择送孩子到新西兰插班的原因之一,一位报名的家长蔡女士称,选择到新西兰做幼小衔接,看重孩子英语语感的培养,以及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还有一些学习习惯的培养。
趋势:
素质教育要转向培养国际化5C人才
《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1月,仅去美国就读的中小学生就高达34578人,并继续保持增长。窥一斑而知全豹。出国留学低龄化、普及化成为趋势。由此催生出了一些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和提供短期微留学、游学的机构,力图为孩子未来的出国升造铺路和提供“试水”的机会。
而类似i?国际私塾这样的教育机构,顾名思义,一直在探索为学员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准的私人化教育,受到具备前瞻性眼光的家长们认可,形成了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新模式——国际私塾教育模式。据了解i?国际私塾是全外教私人教育领导品牌。旗下开设有语言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海外游学留学等项目。项目遍及美国、意大利、澳洲、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i?国际私塾已进驻中国12个省及17个城市,开办校区88家,拥有资深外教近1000余名。曾先后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外语培训机构”、“最具影响力教育集团”等。而i?国际私塾的业务版图仍在不断扩张,这背后也折射出新一代家长对孩子国际化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投资理念。
据i?国际私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给学员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引进了著名的麦克米伦教材、芬兰的现象教学法等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请来国际化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也一直为孩子提供各种优质的留学、游学、插班机会,注重培养学员5C能力,试图利用“他山之石”,把孩子培养成具备跨文化理解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的教育培养目标,正在慢慢过渡,从注重孩子的应试能力,转向到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内人士分析说,5C能力与当下中国教育界所提倡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一致,并更加国际化,更关注孩子在知识、习惯、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像国际私塾这样的国际化教育机构,都已经在努力求变。
近日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大量的海外留学人才即将归巢。留学生回国已成趋势 中国或将迎来回国人数超过留学人数的历史拐点。这份报告什么意思?留学后回国的人数,超过了出去留学的人?难道留学生们把在拐外拐来的老婆、丈夫、孩子、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也都带回来了?这对未来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有什么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今年留学生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报告指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学成归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国际化的薪酬待遇。
王辉耀说:“中国海归回流的现象十分迅猛,目前从回国情况来看,海归回国就业比较受青睐的包括销售、市场、研发。特别是他们在国外受到专业的训练,同国内全球化接轨的需要,成为海归就业的亮点。”
留学生“归国潮”正在形成。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比1下降到2016年的1.26比1,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的“逆差”在逐渐缩小。此外,启德发布的《中国留学市场2016年盘点与2017年展望报告》中预测,留学生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拐点或将在5年内出现。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赞同,他说,未来几年,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有望由负转正,实现“顺差”。
熊丙奇表示:“在未来几年完全有可能。前几年我国出国人数以20%的速度在递增,在2012年左右,回国的海归大幅增加,2017年这些人毕业之后,开始回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着的事实是,由于出国留学人数增多,海归人数也会相应增加,从明后年开始,叠加的留学归国人数可能就会超过当年的出国留学人数。”
门槛低、容易学、好就业 商科成为留学主流专业选择
在留学专业方面,报告指出,商科、管理类和金融经济专业仍旧受到海归们的热捧。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有出国读商科意向的留学生占41.2%,选择工科、理科和社会科学的留学生比重分别为16%、13%和7%。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表示,海归扎堆商科,岗位需求与专业门槛是主因。
车伟民说:“社科和工商管理它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它的就业门槛或者学习这个专业的门槛较低,学成的成功率较高。国内的很多学校同样有商科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对于留学生回国来讲,恐怕要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理性看待留学归国热 从留学生变成留学人才仍需“力学笃行”
随着留学回国人员数量的激增,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根据2016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显示,海归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明显加剧,85.9%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也占到68%。
也要看到,报告指出,随着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而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就占比超过56%,因此也是海外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之一。熊丙奇表示,理性看待留学生归国热,不能仅从“量”上扩充人才,还要从“质”上引进人才。?
熊丙奇说:“不仅仅要看它的人头数,还要看结构。不妨把它看做三个三分之一,可能三分之一是以前的精英留学,另外比三分之一多一点是中层次留学,再一个三分之一是低端留学、或者说是垃圾留学。按照这个结构来看,最后的三分之一在国外很难找到工作,只能回国。中间这个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回国的。而前面真正的精英留学这块,回国的人还是很少。权威调查显示,在这个阶段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数大概只占了10%到20%,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近年来过度追求速成,扎堆商科,也让留学逐渐变了味儿。留学商科未必能成为大企业家,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董事长的却多如过江之鲫。留学的动机,不应只是流于敲门之砖,更应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求索。
留学生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欧洲,美洲,亚洲等留学申请,留学流程,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留学预科择校,预科课程,帮助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研究生自助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