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留学» 攻略» 跨专业该如何考法律硕士

跨专业该如何考法律硕士

2023-08-05 19:52:00
本内容由留学生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留学申请、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等留学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你好: 法硕都是跨专业,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作为法硕过来人,我叽里哇啦多罗嗦几句。法硕即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专业课是全国联考(外语政治采用与其他专业一样的全国统考卷),所以法硕考生的书籍选择和备考方法等均与报考院校
本内容由留学生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留学申请、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等留学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好:

法硕都是跨专业,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作为法硕过来人,我叽里哇啦多罗嗦几句。法硕即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专业课是全国联考(外语政治采用与其他专业一样的全国统考卷),所以法硕考生的书籍选择和备考方法等均与报考院校无关(无论你是考北大还是考复旦):

(1)自成体系的法硕备考方法请您认真看看我“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备考专栏中我总结的《永平法硕备考书籍与资料清单4.0版》、《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4.0版》、《永平法硕专业课10大备考建议7.0版》和《永平法硕5门专业课独家备考方法与技巧3.0版》等文章,豁然开朗;

(2)专业课共5个学科,其中专业综合课(150分)含法制史、宪法与法理学(仅宪法后半部分有法条依据,其它主要是历史和理论);专业基础课(150分)含民法与刑法(有法条依据),专业课目标你可定在各110分!

(3)法硕备考的最大特点:性质为教材的就是一本书,简称人大版《法硕指南》(用高教版《考试分析》也可以,但两书不要对比着看),涵盖上述5个学科,是整个复习的核心与关键,各复习阶段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绕如何吃透《指南》或《考试分析》而进行的(包括习题训练),包括我经常谈及的“永平法硕备考3大法宝:指南(或考试分析)+案例+法条”。

(4)我在《永平法硕备考书籍与资料清单4.0版》一文中,对:选用什么书籍资料、如何使用、如何甄别、出版社、价格、注意事项、购买途径、购买时间等均详细介绍,这里不copy了,自己慢慢看吧。一般来讲,法硕备考资料包括:大纲、教材(指南或考试分析)、辅导书、习题书(含模拟题、历年真题、案例专训等)与法条。

(5)法学本科教材原则上不用看,已买的,可作为辅助性资料解决一些零散的疑难问题或扩展思维(法理学可适当多看点)。顺带说一下:英语切不可掉以轻心(哪怕是英语科班生),每年英语单科挂掉的都不在少数,现在就去做做英语真题感受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6)法律硕士择校与就业关系紧密,请认真阅读一下我“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相关专栏的专文:《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3.0版》、《我教你如何分析法律硕士院校法学教育实力》、《永平法硕就业3因素理论2.0版》与《李志勇学长谈在读法硕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3.0版》。然后结合我网站提供的法硕院校和就业的数据、信息等科学择校并好好规划3年法硕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考上法硕绝不意味着“前程似锦”,即使是北大。

关于跨专业考法律研究生的问题

朋友,可能你没有搞清楚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代码03都属于是法学类的,不管你读的什么专业,毕业都是法学学位学士-硕士-博士(后)。广义的定义,学科代码前两位相同;狭义的讲,学科代码前四位相同的就不算跨专业报考。

至于你说的国际政治转法学,还要看你所报考的院校有没有特殊要求了,因为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本科毕业就符合了教育部的报考要求了。根据你的本科专业,我个人建议你考国际法方向的研究生可能比较有益。

有法学类硕士点的高校各省各地都有很多,但最著名可能要属北大人大中国政法大学了吧,你要根据你的自身情况和能力选择报考。

参考书需要参照招考单位书目,书目一般发布在学校的招生简章上。

我个人认为,专业不存在好坏之分,任何专业你学到了某种程度了,自然都会成功的,最关键在于你的兴趣。

附法学类的主要专业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

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法学硕士是本科学法学的人考试的,法律硕士是本科非法学专业的人考的。只要是符合你所报考院校的招生资格,只要是非法学专业都可以报考法律硕士。附上一所大学的法律硕士的招生简章中的要求,供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即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当年的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或②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或③国家承认的本科结业生。以同等学力报考须进修过所修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4门以上(须有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自学考试合格单科证书),且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

4、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考试是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应该是一样的,以下是一所大学所要求的考试科目:

“1、入学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 ③专业基础(含刑法和民法)④综合考试(含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试卷满分值各为100分,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专业基础和综合考试满分值各为150分,命题由教育部委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

2、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9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2009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就业的话,我个人认为,你本科学的是化学,研究生学一下法律,这样你的专业知识面就很广了,其实只学法律的人知识结构是有局限性的,法律是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而你的本科专业恰恰弥补了这个缺陷。毕业应该有不错的工作前景。比如说,做专利工作,技术性就很强,很多学法律的人根本搞不清楚一些理工性的概念,如果让你来做应该就轻松很多。

扩展资料:zhaosheng.NET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这个经常出现的词汇中,重要的是跨专业。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选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你要跨越这个专业,你所选择是不是你在大学里面,或者你从小就开始向往的专业、方向,如果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这个目标还要去争取,然后再看看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很高的难度。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文经类的专业,只要智商不低于100人的人,只要真正想干,我觉得你一定能够至少学会,虽然不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因为那些东西大部分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些东西需要靠一点天分。在一些理工类的顶尖专业方面,很多同学学一些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东西,你的目的是做生物研究,如果在这方面你的智商或者钻研精神不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入门都很难,因为它要持续不断地滚动学习。我不是说重理轻文,因为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要说清楚,难免强调一下。但是文科学习的特性就是这样的,你可能背一段,不影响你对其他知识点的理解,如果理工科,任何一章学不会,后面的章节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所以,是否跨专业方面,从原理层面,我给大家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第一你的主观意愿,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第二你所要根据你的意愿选择的目标,它的难度要求到底是不是你能够接受的范围。其实,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

管理类研究生、法硕、计算机专业、金融学、通信等专业研究生的报考一直是一个热点,连续几年来,这几个专业的研究生也一直居高不下,前前后后排列在历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中。

参考资料:

?跨专业考研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留学生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欧洲,美洲,亚洲等留学申请,留学流程,留学签证,留学费用,留学预科择校,预科课程,帮助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研究生自助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